我还记得,我最深的一次感叹“一个时代过去了”,是2023年1、2月份的时候,观看胡歌主演的电视剧
了解近些年江西发生的一些事情,或者是市县的体制内,敏锐一点的,就会发现,大院就是大院,不再是谁的一言堂,也不是谁的一家之言,几家之言——一个时代过去了。
如果说,前几年“一个时代过去了”还是呼之欲出、若隐若现、蓄势待发,那么2024年,就是春笋——破土而出,黎明破晓,旭日初升。
网易,最近有一个视频《县中学生现状:每天在校超 17 小时,精神科挤满中学生》(已经下架)在平台引起很高讨论,
报道中,有一段这样的描述:“每月有二三十中学生就诊,大多是因为厌学。而那些仍在校的学生,5点左右起床,每天在校超17小时,两三周甚至一个月才放一天假,有人因学习压力经常崩溃大哭。家长和老师也在这漫长的学习赛里,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。但在现实面前,谁也没法停下来。”
网络上,对于此现象的原因,有很多观点(什么导致了这个现象):教育内卷;教育模式不合理;高职五五分流不合理;学校管理不当;老师过于追求结果;家长施加过大压力。。。。。。。
70后,80后,就是在这样一个高度内卷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,而且是物质更加匮乏的情况下成长,但是,在90年代,没多少人质疑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是不对!!!
造成00后,10后不堪于此,本质上,我们大家可以理解为:一个时代过去了,但,许多70后,80后,还用过时的经验、教条在培养、教育00后,10后,于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、矛盾、冲突,造成了这些后果!!!
网易的报道,其实不过是冰山的一角,而这个结果,还是大方向上不断提示警醒我们“一个时代过去了”的结果。但是,现实很残酷。
通俗的讲,就是,有人在山顶,看到远处,山洪爆发(新的时代来临)正奔涌过来,于是,不停的向山脚下呐喊,示警。而山脚下的人,分以下若干种情况:
第四种,一部分,听到了预警的声音,但是不知道怎么应对——继续在老路上行走;
第五种,一小部分,听到了预警的声音,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,规避风险——爬高的,造船的,远离山谷的,往山外跑的。。。
说下,我自己的一个体验,这两年,零星知道青少年跳楼已经若干起,这些若干起事件,导致的一个结果是:家长们,许多达成一个共识——孩子只要安全,身心健康,不再施加过多压力。
能看到这里的朋友,大概:第一接受“一个时代过去”两个概念,但是,第二,不能因为个别学生,选择整体“躺平”—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“激娃”,一个时代过去了,不意味着就放弃奋斗。
一个残酷的数据:香港大学2014年公布的一份调查,在2002至2011年间,中国的平均自杀率下降至每10万人9.8,降幅达到了58%。,但是于此对于,青年自杀死亡率,连续多年不断攀升,
2010年到2021年间,5-14岁城市和农村儿童的自杀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。2017年至2021年间,15-24岁青少年组的自杀死亡率同样出现上升,城市和农村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均突破每十万人3人(注意:自杀率和自杀死亡率是两个概念)。
注意:这个区间(2010年到2021年5到24岁)的青少年,父母主体是70后,80后。
2017年,有机构做过数据统计分析青少年选择自杀的原因,总结中小学生自杀原因依次为家庭矛盾、学业压力、师生冲突、心理问题、情感纠纷、校园欺凌六大类。前三类都是明显的和学习压力有关。
70后,80后,也是内卷,物质更加匮乏,怎么到了00后,10后,物质更有保障,反而容易选择极端呢?
我作为80后,当年读书的时候,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:不好好读书,就去,种田/放牛/打工。————我至少还有后路!!!
很多家长回答不上来的——于是他们恐慌了,恐慌了怎么办?给孩子更大的压力,更大压迫,更大的危机!!!
2024年,有很多年代剧,《玫瑰的故事》《我是刑警》 《小巷人家》,如果你看过这几部中的一两部,请问:剧里曾经时代的主流,还是现在的主流吗?还有机会成为主流吗?
剧情里发生的情节:出国留学、闹市抢劫、投机倒把。。。。这些,除了在电视剧里,还能在现实重现吗?
这些,笼统概括,都是时代的特点,而宋莹做餐饮,向鹏飞做个体。。。在那个时代,都不是被看好的选择。。。结果呢?
70后,80后其实不必过度忧虑——忧虑也没用,我们正真看到的未来是很有限:我们20岁的时候,能想象一年1000多万的应届大学生毕业吗?不可能,一年1000多万,曾经10年,20年,乃至30年,合起来的大学生数量都不到1000万。
我们自己都是随时代潮流,被裹挟着前进,又何必把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强加给00后,10后?
推荐大家看,温铁军的一期视频,讲城乡融合的,好好琢磨琢磨。好好理解一下“一个时代过去了”,那么新的时代是如何的。
第三点:“五退”下乡,难点之一,一体两面“重管理,轻治理”——家庭联产,于是加强管理,但治标不治本,还进一步带来其他问题;
第四点:处理问题抓手之一,搞清楚城市化和城镇化这两个概念的区别——避免教条主义,;
第六点:要重视,城乡融合的意义,不要用过去那套工业化,市场化的思维去思考个人出路——这思路是个死胡同。
第七点:无视乡村发展的勃勃生机,不挺抱怨当下的整体环境,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(怎么不正常?博弈)
。。。。。。(这段讲话,内容很丰富,有兴趣的还能结合温老关于教育的讲话视频,综合思考)
十万分三,从概率上不多,十万才三个,1000万,才300个,而这个数据,一个就代表一个家庭的破碎——时代的尘埃落到个人身上,就是一座山!
2024年,一个时代过去了,一些祖国的花朵就陨落在新时代来临之际。今天是2024年,最后一天,也是农历腊月的开始。
在新旧交替之际,期望,有更多的家长,能,静下来,想一想,我们能为孩子真正的做些什么,如果是从真的爱,真的关心,真的未雨绸缪的角度。
两回事,时代——一些大方向变了;熬——原来时代轻松的人,现在可能要熬;不轻松的人,熬,也熬不出头;新的时代把握机遇的人,熬,可以熬出头;
在新的一年里,希望不要吃老本,用去年的智慧和能力赚今年的钱,俗语说,过时的黄历要不得,要用新能力新思想去面对新的挑战
分享的是个人的体会:《论语》体会,角度:孔子是辩证唯物主义;《问苍茫》电视剧逐集点评;影视剧点评(主要有《天道》《大明1566》、福建话题、教育